首页 > 人大新闻

哈达铺镇:建好用好基层立法联系点 让民主立法深入人心

发布日期:2024/10/18 15:30:00

作者:陇南人大

点击量:368

打印

分享到:

基层立法联络点,一头连着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一头系着基层人民群众,是新时代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作为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的具体载体,基层立法联系点已成为反映民情、倾听民意、汇聚民智的重要途径,它把群众诉求“原汁原味”反馈给相应立法机关,被群众称为立法“直通车”。

哈达铺立法联络点位于红军长征途中“加油站”——宕昌县哈达铺镇,2024年9月成立,隶属陇南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办公面积约40平方米,现有信息员25人,其中,大学以上学历19人,均为中共党员,涵盖党政、教育、医疗、旅游等7大行业领域,服务人口3.2万人,开展调研5次,征集活动2场,收集社情民意6条,谱写了红色古镇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生动实践。

在市县人大常委会共同推动下,哈达铺镇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县对“加强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围绕“短期打基础、中期立标杆、长期创品牌”工作思路,稳步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不断拓宽人民群众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努力使每一部法规都载满民意、贴近民生、顺应民心,为立法工作提供典型性、有价值的“宕昌声音”,推动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群众心中落地生根。


建强小阵地,推动民意大直通

按照有基础、有特色、有意愿、创品牌的“三有一创”原则,因地制宜落实办公场所,凸显主题装饰布置,各类制度全部上墙,并将30个行政村的党群服务中心纳入服务阵地,倾力打造“基层立法联系点+”活动阵地。制定相关工作制度10项,对联系点的组织建设、能力建设、作用发挥、履职保障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同步完善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机制,搭建起常态长效推进工作的“四梁八柱”。聘请信息员25名,配备专职工作人员3名,作为开展工作的主体,并将县司法局选派的5名法律顾问纳入专业人才库,将镇派出所、镇法庭作为顾问单位,形成“一体两翼”人员队伍架构,最大限度地体现广泛性、专业性、代表性。


市县领导深入立法联络点开展专题调研

完善新机制,推动民智全贯通

制定了《立法信息工作采集点工作制度》《基层立法联系点立法征求意见建议工作流程》等规范性制度,探索建立草案收文、方案制定、意见征集、分类整理、材料撰写、报告审定、意见上报、资料归档等八个环节的服务机制,实现立法意见征集工作“一条龙”高质推进。结合政务信息公开,创新研发“哈达铺政务监督”微信小程序,开设诉求与意见征集通道专栏,并将链接添加“镇微信公众号”组件,制作生成二维码在各村政务公示栏张贴,线上线下同频征集群众反映强烈的诉求。把主责主业与司法调解、法律服务结合起来,通过司法调解与法律咨询,及时了解掌握有关法律法规执行情况和对修订完善的意见和建议,并成功调解矛盾纠纷18起,打通了立法机关与群众联系的“最后一公里”。

“我是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群众选我当立法信息员,就必须全心全意服务好群众,走到他们身边去收集原汁原味的意见和建议,把这些意见建议反映上去。基层立法联系点为发挥好基层民主增添了一个新的渠道。下一步,我们将在完善基层立法联系点功能的基础上,大力推广‘陇南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持续发扬民主议事优良传统,广泛组织和发动群众,让每一部法律草案都能得到充分的讨论。”谈到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工作时,哈达铺上街村支部书记祁高辉如是说。与此同时,哈达铺镇吸收一批乡贤、退休老教师、老党员等,组建成立立法信息员队伍,充分参与民主议事、民主治理。

“如何让基层群众对国家立法工作一直保持新鲜感,有很高的参与热情?”这是高质高效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的“核心”。


拓展多功能,推动民心深相通

立足镇域人口基数大的客观实情,将立法联系与代表工作、社区治理有机融合,搭建多元共治“直通车”,推动基层立法联系点从“立良法”向“促善治”延伸。搭建“基层立法联系点办公室为协调中枢、联络点为阵地、信息员为触角”的金字塔式服务机制,覆盖全镇村社、学校、有关派出机构。加快数字化改革步伐,启用立法意见建议征询智慧平台,开发相关模块,实现立法意见的定向征集、智能汇总、辅助审核和征询人员的即时反馈、及时奖励、动态考核。注重群众的广泛参与,对典型性意见来源进行综合研判,原汁原味反映基层所思所盼,形成牵头推动、部门联动、行业协动、专家支撑、代表助力、群众参与等6种工作模式,“点燃”了群众参与立法的热情。


立法联络点各功能分区

提升宣传力,推动民情常融通

采取多元化宣传推广措施,顾问单位结合职能定位,从不同角度阐述联络点成立意义、意见征集方法等关键信息,镇微信号定时宣推工作成效,抖音、微博全面报道相关动态,镇村干部深入千家万户,宣传推广立法联络点信息,广泛倾听民意,传递群众最真实的声音。对积极参与意见征集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充分挖掘先进事迹,并向提出高质量立法建议的群众颁发立法建议采纳证书,最大限度吸纳民意、汇集民智,让更多群众的“金点子”写进法规。借助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不断延展联络点辐射功能,定期组织各类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宣传活动,推动联络点成为服务立法、推进守法、促进社会治理的建言站、助推器、宣传台,让民主理念、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为实现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市人大常委会实行了立法联系点制度。在实践中,基层立法联系点在引入公众参与立法、提升立法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哈达铺镇被确立为陇南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络点以来,在县人大常委会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我们充分发挥听民声、察民意、聚民智的职能作用,制定出台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规定等制度,构建基层立法联络点为“核心点”,相关成员单位、立法信息员为“主轴线”的全覆盖立法征集网格体系,切实将基层立法联系点的触角延伸到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和群众身边,不断拓宽畅通人民群众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民意反映渠道。——哈达铺镇人大主席代金宝同志说。

基层立法联络点根在基层,核心在于听取基层群众意见建议,关键是让更多的基层群众有序参与。下一步,哈达铺立法联络点将立足“一体多能”职能定位,聚焦全市重点领域立法,拓宽群众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畅通线上线下汇聚民意民智的渠道,把立法意见征集融进与群众“拉家常”、推广陇南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等工作中,特别是多深入乡村发展前沿了解痛点、堵点,在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上持续用力,不断拓展服务广度和深度,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反映群众意愿、体现民生需求、得到人民拥护,以实实在在的成效书写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哈达铺实践。


(来源:陇南宕昌人大)


上一条:《陇南市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条例》获批准 下一条:全市地方立法工作推进会暨业务培训班开展现场观摩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