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大新闻

康县:民主票决把实事办在群众心坎上

发布日期:2024/8/28 11:51:00

作者:陇南人大

点击量:564

打印

分享到:

2019年以来,陇南市康县人大常委会全面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民生实事项目从政府“配餐”到群众“点单”,把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嵌入代表选票,在项目征集、选定、监督、评价等环节听民声、聚民意、暖民心,把实事办在群众心坎上,一幅用心用情用力绘就的“为民办实事”画卷徐徐展开。

听民声,广泛征集精选项目

办好民生实事,先听民情民声。

为了更广泛吸纳民情民意,康县人大常委会聚力民生实事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高度融合,多措并举开展票决制项目征集初定阶段工作。一方面,推动政府开展意见征集工作,通过政务网站、新媒体等途径向社会发布征集公告。另一方面,指导各乡镇人大组织辖区内各级人大代表走进社区、企业、村社,倾听民声民意,全面汇聚民生项目建议,并将之转交县政府作为民生实事立项的重要参考。

“城区夜市设在汽车站门口不太安全。”“中街地势高一点的住户暖气不暖和。”“公交车应该开到城郊乡镇。”……2019年人代会前夕,历时1个月,康县人大常委会共征集到符合县情实际和群众期盼的民生实事项目建议200多条。其中,有30多条建议由县、乡人大代表提出。

按照“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先急后缓、就重避轻”的原则,既考虑财力情况,又要回应民生民愿。经过层层把关筛选、征求意见、补充完善等程序,综合各方面意见,康县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后最终确定了15件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身边难事”作为“民生大事”提交县委常委会会议、县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经过再次筛选,最终形成共涉及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交通等7个领域10个候选项目清单,提交县人民代表大会会议集体审议,经汇总代表审议意见、主席团会议集中审议后,在大会全体会议上进行了差额票决,票决结果当场公布,并向社会公开,接受人民监督,项目筛选确定更加科学、民主、有序。

“票决制让民生实事项目不再由政府唱‘独角戏’,政府开门纳谏听百姓心声。实事项目从群众意见、人大代表建议中层层筛选出来,关注度高、支持度高。有了这样充分的民意基础,在项目推进上也将更加顺畅。”康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巩克宏说。

聚民意,闭环督评提升质效

办好民生实事项目,跟进“验单”是关键。

“目前项目推进有哪些困难,请大家尽管说。”2023年12月6日至7日,康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省、市、县人大代表组成视察组,深入易地扶贫搬迁点、生态及地质灾害搬迁安置点、白云山公园片区、康县一中、县人民医院、孙家院棚改二期等票决民生实事和意见建议办理现场,详细了解进展情况,现场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自推行票决制工作以来,康县人大常委会聚力精准监督、有效监督,既重过程,也重结果,确保票决制工作“不走形”“不变样”。县人大常委会将对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列入年度工作要点,分解到常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和相关工委“定向监督”。之后,结合工作开展情况,康县人大常委会先后组织召开了票决县列民生实事办理工作专题汇报会,开展代表意见建议及民生实事办理专项视察活动,各承办单位现场汇报办理情况,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现场点评,就有关问题提出整改要求,跟进监督民生实事办理工作成为人大工作常态。

同时,为了使承办单位更加重视民生实事办理工作,康县人大常委会还将代表意见建议和民生实事办理工作纳入任命干部述职和满意度测评内容之中,让代表和群众的满意度成为衡量民生实事项目落实成效的尺度,实现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工作的“闭环”。

“票决制让民生实事项目从确定、落地到开花结果的过程‘看得见、摸得着’,实现了人大代表跟踪督办由‘事后跟进’变为‘全程参与’。”县人大代表崔玉甲感慨地说。

暖民心,办好实事擦亮底色

生机盎然的绿色景观、设计精巧的健身空间、蜿蜒伸展的休闲步道……初夏时节,康县城区多处公园万物并秀,人们在绿树成荫中晨练健身,享受绿色空间带来的惬意。

“推窗见绿、出门进园,这就是我们向往的生活!”居民间的对话流露出满满的幸福。

幸福感的提升得益于康县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票决民生实事项目——新建3个城区“口袋公园”和“微型广场”。2023年,康县充分利用中心城区公共绿地空闲地、街头巷尾闲置地,因地制宜、见缝插针建设公共活动场所,多处环境堵点变身亮丽景观,多个“口袋公园”串珠成链,城市“精气神”让人为之振奋。

民生实事项目带来的便利触手可及,幸福图景抬头可见。翻开民生实事票决的五年答卷,康县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逐步形成了“大家提、代表决、人大督、政府办”的县列民生实事办理机制,助推办结了54件事关城乡发展和群众切身利益的好事实事——

系统推进棚户区和老旧小区补短板式改造,改建埋设污水、雨水、供水、供热等管网2.3万米,根治小区居民“心病”;启动建设东街、中街、西街3个便民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项目,之前办公地点在“大峡口”的城关镇中街社区,现如今搬迁到白云山公园门口,城市“补丁”成了区域“新景”;抢抓施工黄金期,有序推进大堡镇街道村793户生态及地质灾害搬迁,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规划建设“口袋公园”、绿地、文旅商街、体育场地等城市设施,提升城区整体布局和服务功能;谋划启动旧城关中学地块新建幼儿园项目,解决城市东区学前教育问题……在票决制工作推行并取得成效的同时,覆盖全县的多个民生项目也在大力推进。

项目来自民声,过程体现民意,结果赢得民心。实践证明,人大代表票决制不仅让民生实事更接地气,也拓展了社会主体的参与面,让党委、人大、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充分参与其中,为党委、政府科学民主决策和管理公共事务搭建了制度载体,为人民群众参与重大决策与民主监督提供了有效路径,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我们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紧紧围绕‘五美康县’建设布局,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进一步加强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建设,提升票决制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实效化水平,让这项举措不断迸发出新的活力,以实际成效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巩克宏表示。


来源:甘肃人大客户端  通讯员:袁媛远


上一条:《陇南人大》2024年第2期电子书来啦! 下一条:杨郃在礼县白河镇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