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陇南要闻
为民办实事 让党史学习教育更走“心”
发布日期:2022/1/11 0:00:00
作者:本站编辑
点击量:258
打印
分享到: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人大常委会机关驻礼县白河镇李桃村帮扶队坚持将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学习教育成效的“试金石”,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不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走深走实。
在宣传教育中凝聚人心。驻村帮扶队和村两委班子成员组成“学习宣讲队”,采取“专题党课”“扶贫夜校”“小板凳”“小庭院”“观电影”“唱红歌”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学习党史和六中全会精神,让党的声音飞入李桃村寻常百姓家,有效激发了群众发展致富的内生动力。同时帮扶队多次邀请村上老党员、老教师、新乡贤、土专家等各类先进人物讲体会、谈变化、传技术,将党史学习教育与贯彻六中全会精神、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乡风文明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将面对面的交流学习变成心贴心的联系服务。
在帮办民生问题中奉献爱心。帮扶队高度重视留守儿童的安全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与监护人的沟通交流,组织开展教唱红歌、读绘本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帮助孩子们快乐健康成长;协调组织市人民医院专家团队先后多次赴白河镇开展“送医下乡”活动,接诊800多人次,让礼县白河镇及其周边的患者在家门口享受到更好的医疗资源,得到更好的诊治,进一步降低家庭医疗支出;为村上孤寡老人改造“黑房子”34户,为他们购置过冬床单、衣被,让老人们在这个冬天不再寒冷;举办李桃村孝老敬亲公益活动启动仪式,对孝老敬亲示范户、好儿媳、好婆婆、好乡贤进行表彰,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品,组织孩子们为老人敬茶、志愿者为老人理发,营造出浓浓敬老、爱老、孝老的浓厚氛围;发动带领群众开山劈石、挖渠引水,以苦干实干的精神从1公里外引来山泉水,在村内建设集中供水点1处,解决了李桃、李坪、李坑3个组群众冬季冻管后吃水问题。
在产业发展培育中树立恒心。促进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振兴。如何让村民增收致富,成为驻村干部们亟待思考的问题。李桃村驻村帮扶队紧盯富民强村的目标任务,持续帮助群众找准产业发展路子,在原有中药材种植经验的基础上,组织群众相互观摩交流学习后,动员群众发展党参标准化种植500亩、黄芪100亩。2021年在党参、黄芪种植的基础上,村集体合作社采取“统一种子种苗、统一指导服务、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产品回购及加工”的基地管理方法,发展大黄种植示范基地100亩,有效增加了村集体经济积累;支持发展“生态黑土猪”养殖产业,帮助成立了康裕、兴宏、雨亮3家种养殖合作社,通过“支部+合作社+能人+贫困户”模式,带动全村集中养殖和农户分散养殖生态黑土猪1600多头,生态养殖让群众尝到了甜头;支持李桃村致富带头人雷万东建成肉牛养殖厂,带动周边群众以家庭分散养殖的方式发展养牛产业,养殖规模在短期内达到150头,同时花椒、绿壳鸡蛋等区域性产业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得到较快发展。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狠下决心。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帮扶队坚持以群众为中心,对疫情防控工作以最坚决的态度、最严措施、最果断的行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两委”干部在出入村路口设立疫情监测点,坚持24小时值守,做到逢人必查,逢车必检,确保隐患不进村;为提高村民疫情防控意识,帮扶队利用循环广播、微信群等形式,向村民宣传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劝导村民杜绝在外聚集,倡导喜事延后办,白事简洁办;用自己私家车组建“爱心车队”接送村上行为不便的老年人往返于白河镇中心卫生院接种点,避免了老年人外出接种疫苗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了解村上疫情防控物资需求情况,为疫情监测点捐赠了泡面、矿泉水、口罩、测温枪等生活和防疫物资,帮扶队和镇村干部同心协力战疫情,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监制:张峰 供稿:王耀东
编辑:蒲婷 校审:李新民